【集资诈骗是诈骗吗】虚假承诺连蒙带骗,集资诈骗如何认定?
最近有朋友问《【集资诈骗是诈骗吗】虚假承诺连蒙带骗,集资诈骗如何认定?》。今天Diu Sim女网的故事就来分享一下!
案情简介:虚假承诺连蒙带骗
2005年至2006年,原系安徽芜湖某电厂普通工人的被告人夏某、赵某(另案处理),通过借款验资、虚报注册资本等方式,先后注册成立三家公司。被告人夏某成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近两年,他们发明开发了“长江沿岸10万亩意杨-药材复合生态林”等项目。他们向愿意入股的市民承诺,通过转让公司个人股份的方式,每月向入股的投资者支付投资金额4%至5%的分红,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全部返还本金。被告人夏某等人设立的公司并无实际业务。采用的方法其实是通过虚假宣传,以高利率引诱公民投资,然后用后期投资人的资金返还前期投资人的分红和本金。经公安机关侦查,2005年至2007年4月,被告人夏某等人收受国家投资5100余万元。2007年,被告人夏某在淮安、大连、青岛等地的分公司相继被投资人投诉,并到公安机关报警。同年4月,青岛警方将夏某等人抓获。
法院判决:夏某构成集资诈骗
法官当庭宣判,公诉机关指控的夏某犯集资诈骗罪,主犯夏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律师说法: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欺诈手段,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数额较大的非法集资行为。
对象元素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然而,生产经营者的自有资金极其有限,因此社会集资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一些被称为集资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这种集资诈骗以欺骗手段欺骗公众,不仅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还干扰了金融机构存贷款的正常运作,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投资者对筹资活动过于谨慎,甚至对金融机构筹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客观要素
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必须以诈骗手段实施非法集资数额较大。构成本罪,客观上应具备以下条件:
1.肯定有非法集资。
(一)募集主体应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企业。
(2)公司和企业聚集资金的目的。
(3)公司、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融资租赁、合资、联营等方式筹集资金。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主要的筹资方式。
(4)公司、企业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
主题元素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根据本节第200条,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因素
本罪主观上由故意构成,目的是非法占有。即犯罪分子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主观目的。所谓挪用,不仅包括将非法集资的资金置于非法集资者个人的控制之下,还包括将非法集资者置于他人控制之下
本案中,夏某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以诈骗的形式非法集资。他通过虚假宣传,以高息引诱公民投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业务,构成集资诈骗罪。
即上述虚假承诺被骗,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向Fabon的律师详细咨询.
上述{【集资诈骗算不算诈骗】虚假承诺被骗。如何识别集资诈骗?}解读完就好,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上一篇 宝鸡公积金贷款
相关文章
- 保险公司用虚假保单抵押从银行贷款出来的钱再带给客户合法吗
- 虚假艺术品变身期货诈骗近亿警方:不要迷信高收益渠道
- 使用虚假信息办理银行信用贷款可以吗?办理信用贷款需要准备这些资料
- 虚假网络兼职信息泛滥 诈骗罪如何定罪量刑
- 使用伪造印章与他人签订虚假合同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 员工被辞打官司索要700万 反因提供虚假证据被罚10万
- 董事长操纵购买虚假增资股权 触犯法律吗
- 以虚假身份骗领信用卡 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 网络宣传要诚信 虚假宣传要赔偿
- 提供虚假申请材料骗取贷款 成立贷款诈骗罪
- 用虚假身份证登记结婚 婚姻是否有效
-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如何认定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 『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么证明』签订虚假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 怎么查询期货平台是否正规(怎样识别虚假期货平台)
- 『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发布失实信息诱骗投资者买卖股票,该如何认定?
- 员工提供虚假资料入职 单位应否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之补偿金?
- 民间借贷纠纷涉及虚假诉讼 应当如何处理
- [债权人虚假转让债权]债权人故意转移财产或虚假交易,债权人如何维权?
-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数额巨大》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刑事裁定书以及司法判决和案例
- (员工学历造假可以辞退吗)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用人单位辞退员工需要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