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享e生背后,站着个神秘大佬!
1.
二爷打听到一个尊享e生的小秘密:
尊享e生的大头保障责任,其实是通用再保险承担的。
大概比例是:众安承担35%,通用再保险公司65%。
也就是说如果尊享e生理赔金是1万,众安出3500块,通用再保险需要出6500块。
当然承担责任越大,赚得也多。
尊享e生卖出那么多保费,大头都进了通用再保险的口袋。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保险公司背后都站着再保险公司。
他们才是站在保险行业食物链顶端的扛把子。
2.
所谓再保险,就是保险公司的保险。
算是保险行业的一种通行业务。
保险公司从自身经营和风控角度出发,会选择再保险公司分保。
举个例子:
小明向马云买份重疾险,每年5000块保费,保额50万。
马云觉得:这风险有点高,一口吃不下。
于是叫过化腾:保费分你3000块,如果出事,你赔30万,我赔20万。
这里面,马云就相当于保险公司,马化腾就是再保险公司。
其实就是有钱一起分,如果赔付大家一起赔,进一步分担风险。
另外,保监会也会有要求:
保险公司要不要办理再保险,也不是自己说了算。
保险法规定: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每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的部分,依法应当办理再保险。
也就是说,每家保险公司都有一个跟自己资本金相当的承保能力上限。
超过上限就得办再保险,这也是一种监管和防风险机制。
所以,只要保险公司有钱赚,再保就有钱赚。
承担的风险越高,收益也就越高。
3.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如何合作呢?
大概流程,如下图:
我们(投保人)交保费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叫原保险人。
在再保险流程中,原保险人把风险分出去,因此也叫分出公司。
再保险公司分入风险,因此也叫分入公司。
再保险公司跟保险公司签订分保合同,收取保险公司的分保费。
如果投保人发生理赔,由原保险公司先赔付,再保险公司再摊回赔偿的钱。
4.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再保险公司很多。
我们自己有中国再保险集团,国外再保险公司在境内开展业务的也很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通用再保险,还有一些知名的,如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劳合社等,都是常年霸占福布斯世界500强榜单的资本大佬。
再保险公司做保险公司的生意,大家平时可能感知不到。
其实,市面上我们买的重疾,定寿,医疗险都有再保险公司分保。
除了开头提到的尊享e生,
一个业内人士透露,国华在支付宝上的终身重疾,是跟中再保合作,比例大概是自己40%,对方60%。
弘康的重疾产品,也是跟中再保合作。
自留额是min(30万,保额*50%),在30万和50%保额之间取最小值。
假设,小明购买的弘康A,保额是30万。
如果理赔,则弘康赔15万,中再赔15万。
如果保额是80万,则弘康赔30万,中再赔50万。
就是每份保单,弘康最多只赔付30万,这就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平安应该是业内保险公司中自留额最高的。
据同样一个业内人士透露,平安福是跟法国再保合作,有80%的比例自留。
自己的钱多,所以承担的风险更高,承担风险高,所以赚得也更多。
这都互为因果。
5.
除了产品保障有再保参与,
我们买保险的其他环节,也跟再保息息相关。
买保险的第一步,需要健康告知。
这个健康告知很多是由再保险公司制定的。
二爷写核保时讲过,保险公司的核保人员都会参考一个核保手册。
这个核保手册一般就是再保险公司提供的。
因为再保险公司有更大的人群数据,可以更直观、更靠谱地判断保险事故发生率。
假设一家保险公司有10万用户,他就有这10万个人的投保和理赔数据。
一家再保公司可能和10家保险公司合作,那么他就拥有100万人的数据。
这庞大的数据库,就是再保险公司谈判和议价的资本。
现在很多大渠道,譬如支付宝,定制一款保险产品,一般会先跟再保险公司沟通,谈出一个产品形态和费率,然后再找保险公司报价,谁家愿意接,这款产品就是谁的。
对保险公司来说,就是往产品上盖一个自家商标。
支付宝上的国华终身重疾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再保公司强参与的一种结果。
除了健康告知,核保,
如果理赔,大额保单往往也需要再保审核把关。
譬如弘康的重疾险,一般保额50万以内的理赔单,弘康自己就拍板决定了。
如果超过50万,会找再保去审核。
再保会核对理赔材料的各个细节,确定没问题后核准理赔。
所以,不要以为再保险公司离我们很遥远,他其实渗透了我们买保险的方方面面。
有了再保险,我们买保险也能更安心。
ps:
本文不具名感谢一位行业大佬,感谢提供数据,超感谢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