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富快线-对话汇添富徐寅喆:把每一分钱花到极致
曲艳丽 | 文
现金管理业务,一个细致活儿,追求把每一分钱花到极致。
徐寅喆是汇添富基金现金管理部负责人。上海疫情肆虐,从3月中旬开始,徐寅喆就住在公司里,一个人面对着黄浦江。此刻的心态就像她2013年甫接手添富快线(全称汇添富收益快线货币)一样,这是她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也是证券市场首只场内T 0保证金产品。她形容此刻和那时的心情:心无旁骛,很简单,很纯粹,从团队管理者下沉到专心致志做组合。
现金管理包括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理财基金等。徐寅喆认为,回归投资本源,就是现金管理如何放心,落点在「放心」二字。
在对话中,徐寅喆金句频出,摘抄一二,如下:
①现金管理的本源就是风险的绝对厌恶。
②现金管理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耐力以及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③对风险的极度厌恶、对流动性的极度敏感、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不断自如切换,这是很大的力量。
④货币基金就是一个简单和纯粹的事情。
1.
徐寅喆毕业于上海中学、复旦大学,一路学霸,2008年在长江养老保险任债券交易员,2012年加入汇添富基金,具有14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近8年投资管理经验。
管理第一只基金的种种回忆历历在目。每逢IPO之际,个人投资者就从添富快线取钱去打新。每天晚上,徐寅喆跑到证监会官网上刷IPO,以此为依据调仓组合,铺排短期流动性资产。因此,汇添富收益快线的基金规模并非直线向上,而是非常大波浪的折线、脉冲式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在那个阶段,徐寅喆既要管好流动性,又要追求收益率体感胜过逆回购,以及做到让投资者随打新随取钱,这当中,是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的均衡。与此同时,为了收益率,徐寅喆有着非常精细化的波段交易的习惯,这个组合一天的交易量有一百多笔,当时全靠手工计算。
时值2013年,当时有媒体称,徐寅喆是市场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之一。
「有将近一年时间,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投资,积累了一套货币基金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经验、方法、体系。」徐寅喆回忆起这段充满激情、拼搏奋斗的日子。
管理添富快线期间,徐寅喆记得,某一日进账150亿,「难以想象」。最省事的做法是交易室询价、分拆做几笔银行大额存款,但她偏不,她要贴合IPO前后时间点,多谈价格、多接触银行,且在市场上把所有短期性资产能选得都选中。
这就是精细化管理,也是对「投资 体力」的双重考验。在那段时间,徐寅喆接触了一百多家银行。彼时的同业圈子,没有人不知道汇添富,没有人不知道汇添富收益快线。「想要更高收益的存款,就要不停积累交易对手。」徐寅喆认为,这靠的是勤奋。
2.
很多在本职工作上出类拔萃的人,究其根本,是做事比较极致。徐寅喆也是如此。
人人皆知「汇添富三问」,第三问是:「今天我做了最后1%的努力了吗?」这是印在骨子里的。
在徐寅喆看来,现金管理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耐力以及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举个例子,如果确认某一个大量赎回日还有10天期限,通常做法是7天存款,因为标准化的7天存款是银行最爱的一种期限,然后剩下3天用隔夜滚过去,徐寅喆却偏要找银行一家家询价,付出三倍努力,做到最后一天。
「我们就是要10天。」徐寅喆坚持。
又如买券,在季末或月末,在有确定性机会、资产价格相对比较高的时候,徐寅喆会提前做很精细化的铺排,通过资金价格跨过去,擅用杠杆,抬升收益率。
「这都是我们做过的比较极致的事情,迎难而上。」徐寅喆称。
「做精细化管理就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是徐寅喆的理念,不必言称自己的信用研究能力、投资方法论比别人高级多少,而是面对一个事实:自己就是靠勤奋和认真。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
徐寅喆突然很严肃,又用了两句很严肃的成语描述:「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所谓不辱使命,就是我把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钱,视作我的使命感。」徐寅喆很认真地说。
4.
徐寅喆视流动性为底线。「在某个时间点,给持有人拿到钱,这个需求高于一切,这就是很强的纪律感。」徐寅喆称,投资者想进的时候能进,想走的时候能走,这是组合被信赖的前提。
汇添富收益快线每天向平台方提供一个「赎回额度」,依据组合的流动性管理而定。在收益率之外,徐寅喆还给自己加了一个指标:「交易日收盘没有赎回满天数」。她要求自己,每天的额度不要被打满,客户想赎回就一定赎回得到。
「一旦赎回额度放得特别大,就给管理增加了一百分的难度,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徐寅喆回忆道。
在组合管理上,徐寅喆有一个概念:「核心规模」。
不同货币基金,持有人结构不同,申赎状态也不同。举个例子,添富快线是一只规模可以从100亿到1000亿的基金,客户时刻准备IPO打新,90%是套利资金。而余额宝是电商平台,规模稳定,核心规模占比90%,只有10%是套利资金。
那么,如何依据核心规模,构建一个组合?
徐寅喆根据投资者可能出现的申赎行为,做一个详尽的数据分析,确定极端情况下赎回后的组合规模,在「核心规模」里进行高收益、长久期类型的资产标的配置,例如偏一年期的高收益存款、信用债、ABS等品种。
剔除「核心规模」之外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流动性,徐寅喆把比例计算得非常分散化,银行、期限、单只品种的投资标的均分散化。
「通过核心规模的构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满足各类指标,做好收益率和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徐寅喆总结。
5.
2017年之后,长端利率波澜壮阔,但短端利率相对平静。货币基金所经受的两次巨大考验,一次是2013年,一次是2016年,史称「钱荒」。
2016年9月,徐寅喆感到,央行态度坚决,于是团队内部做了模型和指标,判断「这个时间点是不是要卖了」。同时,机构销售不停反馈真实的市场情形:靠同业资金不断滚存的做法到头了,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反转信号。也就是说,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发出卖出信号。
汇添富现金管理部很快在内部达成共识,执行得很坚决,比市场上大多数机构卖得更早。到了12月,手里有子弹,徐寅喆开始果断加仓,形成正循环。
2016年,汇添富没有发生过一笔提前支取,货币基金偏离度影响很小。据悉,存款提前支取,是流动性管理的指标。而偏离度,是货币基金风险管理水平的核心标准。
货币市场一旦有大风大浪,那就不是一般的大风大浪,唯有把组合的每块砖都夯实,如同造房子。徐寅喆认为,在这种关键时刻,就给客户种下心锚:「这家基金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很强。」货币基金就是这么简单和纯粹的事情。
6.
汇添富现金管理团队的一大特色,是所有基金经理都是自主培养。
现金管理部成立于2017年,包括蒋文玲、温开强、王骏杰、以及徐寅喆。团队很稳定,彼此之间,类似于「师徒制」的情感。最后一位加入的成员是2015年入职的,他曾感叹:「原来汇添富现金管理团队有很多独门秘笈。」
「我想招新的基金经理及助理,依然是师徒制,手把手教。」这是徐寅喆今年的计划。
疫情之下,4位基金经理争相驻扎在公司。徐寅喆觉得,患难之中见真情。
「四个人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相同之处:我们都是骨子里很跟自己较劲的人。」徐寅喆思忖了下总结道。
她数次提及「内部的信任感」,人与人之间那种深度的链接,这其实是管理规模像滚雪球一样做大的根本。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常说:「好的组织像一艘船,每一个人都努力做自己的发动机,在船里努力地划。」
徐寅喆觉得,自己就要努力做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动机」。
7.
徐寅喆的投资方法论,有两个核心:
①宏观基本面是研究的基础,以流动性管理为构建组合的核心。
「现金管理是固定收益的一个品类,也是金字塔最底层、风险偏好最低的产品,因此,宏观基本面是研究的基础。而所有货币基金的核心就是流动性管理。」徐寅喆解释道。
市场上的短债基金呈现不同的特点,有些以高票息作为构建的核心,信用下沉,自下而上做个券挖掘或行业轮动。而徐寅喆团队的优势是流动性管理,旗下短债基金有明确的标签化特征。
「我们的长处,是对短端收益率的敏感上。在敏感之下,做很多精细化操作,抓住资金面扰动相对较大的品种,做比较决断的波段。套用市面上流行语,积小胜为大胜。」徐寅喆描述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一旦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信号出现,徐寅喆会第一时间审视整个组合,有没有流动性不好、或者有信用债负面舆情的券种,做好提前预判,该卖则卖,非常果断。
②寻找高质量、短期限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组合投资。
徐寅喆是一个极度风险厌恶的人,在做股性品种挖掘之时,她把「高质量」放在最前面,而不会为了几十个bp去做一些不确定性的下沉的品种。年报显示,她的组合相对分散,以AAA评级为最主要评级。
徐寅喆认为,债券投资三板斧:杠杆、信用下沉、久期管理。然而,在短期现金管理产品上,这三板斧都无法使用极致,否则,就忽视了一个根本原则:「现金管理的本源就是风险的绝对厌恶」。
「我们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负面舆情。」徐寅喆称。
每天晚上,徐寅喆会浏览一遍市场上的负面舆情,涉及持仓券、上下游公司等等,在Excel表格中标注,当晚发给研究员。问券的节奏和频率都很高。对于存单存款,每季度一出季报,一百多家银行,徐寅喆团队全部过一遍,坏账如何、负债如何、同业如何、项目投向哪里、存款存到什么分行等等,并与分行大量沟通。细致是她的风格。
8.
货币基金是一个「戴着脚镣跳舞」的品类。2013年/2016年两次钱荒之后,证监会对货币基金的各项规范密密匝匝,相当于命题作文,给予标准化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曾经有人描述过操盘货币基金,如某些超级英雄电影,穿越重重红外线密室,规则多,避开所有的警戒点。
徐寅喆从小弹钢琴,钢琴有88个键,32个白键、56个黑键,但它可以弹奏很多不同的音符。
她觉得,这就好比现金管理,是个命题作文,却依旧可以呈现不同的作品。
钢琴很讲究左右脑协调、很讲究主次。现金管理也如此,资产端和负债端两手都要硬,因为流动性是大开大合的概念,负债对资产也会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我天生比较能做一些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重复、很机械,但我觉得很美妙的事情。」徐寅喆总结弹钢琴和现金管理的相似之处。
现金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对老百姓而言,等同于银行理财中风险等级最低的那部分现金,对机构端的金融市场、同业或资管业务部门而言,是流动性管理的钱。
徐寅喆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对风险的极度厌恶,对流动性的极度敏感,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不断自如切换,这是很大的力量。」市面上像徐寅喆团队这样,十数年如一日,始终在现金管理业务上的,并不多见。
很多人的感受是,股票时常荡气回肠。相较之下,债券市场大多数时候波澜不惊,而货币基金更为枯燥、重复而稳定。
但徐寅喆并不这样认为。
她说:「永远都在为老百姓赚钱,这还不够美妙吗?」
以及「简单专注就是特别美好的事。」
对话徐寅喆
徐寅喆:永远都在为老百姓赚钱,这还不够美妙吗?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机构、个人投资者找到一种投资标的,无论收益率多少,它一定能给大家提供稳稳的幸福的感觉。特别简单、特别专注,我觉得特别美好。
别人想到汇添富,除了「选股专家」,还能想到现金管理业务,我就很自豪了。
问:为什么说现金管理业务是命题作文?
徐寅喆:它能买的券是有限的范围,比如货币基金我只能买存款存单、中债资信AAA级信用债、中债资金AAA级信用债的ABS。短债的80%,我买的都是397天以内的信用债,且AAA品种在50%以上。
问:为什么对短期现金管理业务充满信心?
徐寅喆:我很看好货币、货币 等理财替代产品,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全民理财精神不断被唤醒。每个人都做自己组合的资产配置,机构也如是。从个人到机构,最重要的资产配置一定包含着收益高但风险偏好低的资产,且很自然地流向规模较大、管理经验丰富、偏长期、偏稳健的团队。
问:如何打造短债产品的标签化特征?
徐寅喆:我觉得,做确定性的加法,再做一些减法。
汇添富现金管理团队对流动性很敏感,所以对我们而言,短债基金的流动性是第一要务。组合构建最终体现流动性的就是债券,只有债券足够分散,才能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分散化还有一个前提,我拿得都是中高等级的分散化债券,唯有如此,在宽信用、稳货币的宏观环境下,债券质押的变现容易、加杠杆也容易。我的组合杠杆相对较高,就能获取相对比较确定性的票息收益。
另一个加法,是我会做波段。团队的大部分基金经理是交易出身,对资金面、久期管理很敏感,可能一两天的收益是1-2bp,这种精细化波段,我们也愿意做,而且我们比其他人做得更加果敢、更加坚决。
问:你说你对风险极度厌恶,如何体现呢?
徐寅喆:比如债券研究,常有负面舆情。我们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负面舆情。
每天晚上,我会浏览一遍市场上的负面舆情,涉及我的持仓券、上下游公司等等。我会在Excel表格中标注,当晚发给研究员。我们问券的节奏和频率很高。
因为对风险极度厌恶,汇添富现金管理团队内部有1-5分评级,5分评级相当于可过的最低评级,比例最低。每一只5分的券,我会反复跟踪,但凡有风吹草动,都第一时间讨论。
对存单存款,我们依旧厌恶风险。每季度一出季报,一百多家银行我们全部过一遍,坏账如何、负债如何、同业如何、项目投向哪里、存款存到什么分行等等。我们会跟这个分行做很多沟通。团队有两位专门覆盖银行的研究员,每个季度对所有银行排序,我的风格是1-4分,5分是一事一议,一家一家看。
对我们而言,在一家银行的存款可能是数十亿,不可能等到估值波动再去卖。我们要在第一环节守住底线,即风险极度厌恶。
问:为什么货币基金的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很重要呢?
以机构类货币基金为例,机构占比很高,每到季末、月末一定会有很大的赎回量。这就引发了核心规模的概念,核心规模必然是小的,我可以在核心规模中做很高的票息资产配置,但超过核心规模之外,就要用很强的纪律性构建组合的流动性。
如此,我的组合才是能够被机构信赖的组合,想进的时候能进,想走的时候能走。
面对散户的,比如电商平台上,我的组合收益率是排在前面的。我想传达的理念是,同样买货币基金,虽然收益只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而已,可能不到一分、而是一厘,但长期拿着,它的收益率是好的。管理散户类货币基金,我能把每个季度、每个经济周期环境下什么时候该上杠杆、什么时候该拉久期,做得很极致。1000亿以上组合是90天剩余期限,我尽量做到89天,因为负债端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收益率排名靠前,散户一般会不断复购。
我会把电商类产品和机构类产品按照两套思路去管理。
问:你认为你或者你的团队,长处是什么?
徐寅喆:关键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用组合传导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力量很神奇,我相信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像我们这样专注在现金管理业务上十年以上的团队,力量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问:这个力量指的是什么呢?
徐寅喆:对风险的极度厌恶,对流动性的极度敏感,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不断自如切换,这是很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