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宣布撤离p2p兑付,陆金所为什么转型

时间 2024-09-26 09:43理财资讯

在蚂蚁金服之后,中国又有一个在全世界都数得上的“重量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准备上市了。

10月8日,陆金所提交招股书,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资规模或达20亿-30亿美元,有望成为美股迄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陆金所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技术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而它过去更广为人知的,则是“中国P2P一哥”的身份。

背靠中国平安的P2P平台,曾是陆金所的核心业务,这个业务曾经催生了无数互联网金融独角兽,最后也拖垮了数千家企业。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截至2020年8月,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已仅剩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

陆金所是为数不多的上岸者,在彻底的脱胎换骨后,即将上市的陆金所又有什么新故事?

借助P2P成长的陆金所

P2P的英文是peer-to-peer lending,是人对人的借贷。本质上,P2P平台是个中介,通过撮合需要钱的借款人和有闲钱的投资人,收取中介费。

在中国,P2P被称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除了人对人之外,还可以是企业对企业。

从这个角度来讲,P2P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顺应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P2P的瓶颈在于它“中介机构”的定位。从理论上来说,P2P平台只负责“拉皮条”,如果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平台是没有责任的。不过,P2P平台大多会做一定程度的风控,减少自己的坏账率,以便建立口碑,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银行和P2P一样,也有坏账,但银行有一个叫“资金池”的东西,它汇集了所有投资人的钱,分批借给借款人。如果有一个借款人换不上钱,就可以从池子里补。

由于P2P本身“信息中介”的定位,监管不允许它建立自己的资金池。补救措施的限制,对P2P平台的风险把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创立的陆金所,也是从P2P起家,这家背靠大树的平台借助于互联网金融的东风,推出了收益高于同期银行理财的P2P产品,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个人投资者,其业务规模在2015年就超越了美国老牌P2P平台Lending Club。

从2014年开始,就不断有陆金所准备上市的传闻,而此事一直被搁置,也和公司的P2P业务分不开关系。

其实从2015年3月开始,陆金所的管理层就察觉出国内对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紧的趋势,于是陆金所开始调整战略,主动剥离P2P业务,让其独立于公司主体运营。

即便如此,陆金所代销的资产也遭遇过多起踩雷事件,大笔借款逾期未还,造成了大规模投资人的投诉和维权,这间接也对陆金所和其背后平安集团的商誉产生了影响。

脱钩老业务

在招股书中,陆金所也回顾了自己脱掉“P2P”帽子的过程:2017年不再提供B2C产品;2019年停供个人P2P产品;2020年,P2P产品客户资产占比下降至12.8%。

虽然名义上已撇清了P2P业务,但陆金所还有没能完全撇清的“旧历史”,陆金所官网依然有3年期的售罄产品,年化收益高达8.4%,要到2022年才能全部结清。

同时,陆金所的P2P平台依然占据行业的头把交椅,截至6月底,其待还余额为984亿元,远超第二名玖富普惠的480亿元。

不过总体来看,陆金所大体上已经从P2P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它的幸运,和背后的中国平安功不可没,平安集团的背景就是陆金所的信用背书,让它摆脱了一系列财政和监管上的麻烦。

中国平安也不是万能的,它无法用自己的钱去弥补陆金所剩下的亏空,于是有人推测陆金所可能会通过IPO募集到的资金去兑付P2P出借人的出借资金。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募集的资金不能用于偿还债务,但美国上市公司的确有这方面的先例。

陆金所的新业务也可以填补P2P债款的空洞。

在去P2P之后,陆金所的主营业务变成了放贷和卖理财产品,在放贷业务中,陆金所的用户主要针对小微企业,理财产业也不是面对普罗大众,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有75%的资产来自于资产规模大于30万元的客户,总体人均用户持有资产规模达到了3万元之多。

虽然陆金所服务的对象可以说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但这两项业务分别在中国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中已经排名第二和第三。

陆金所新业务的盈利能力也颇为可观。从2017年至2019年,陆金所营业收入从278亿元增至4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净利润从60亿元增加至13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9%。

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营收达到257亿元,净利润达到73亿元,增长还在持续。

可以预计见的是,陆金所早晚会和P2P彻底两清,不过这无法否认这个业务的功劳。

P2P网贷为陆金所积累了大量的早期用户,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也成为陆金所提供的贷款资金来源之一。P2P也为其此后的财富管理业务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原本都是希望去帮助陆金所做更好的信息核查和风险管控。

如今陆金所的核心业务依然是放贷,依然是顺应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本质没变,形式却大不相同。经过了P2P的洗礼,杀出重围的陆金所,承载的或许也不仅仅是金融市场的希望。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