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风险越投资,为什么要进行风险投资

时间 2024-05-05 09:47理财资讯

2016第一季度,风投的募资金额上升,3月份累计的水位已至10年新高。与之对比的是,继去年第4季全球投资骤降,2016Q1的投资项目数量持续下滑,下降2%,其中早期投资交易规模较上季上升,但D轮平均交易规模下降。退出方式以转让给战略投资人 为主,高达77%,而IPO数量骤降至2013Q1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2016Q1的亚洲VC投资金额较上季减少34%。而资本寒冬压力,促使新增的独角兽数量持续两个季度下滑。

在2016前两年的大好环境里,巨额融资和独角兽诞生的新闻多到犹如电脑生成。然而今年情形变化,一时间裁员消息此起彼伏,现金流断裂而贱价出售者时有耳闻,其中最明显的信号是投资人主动下调估值,例如不久前汇丰银行把印度公司Zomato的估值降至五亿美元。根据汇丰银行的券商报告,这只提供餐厅情报的印度独角兽 “进入二十三个市场但无一获利……我们做了DCF(Discounted Cash Flow)的估值分析,认为公司目前价值应为前一轮估值十亿美元的一半。”

风险投资通常并不应用贴现现金流(DCF)这个模型,它是用于预测公司生命周期中所有的净现金流入和流出,然后根据这些现金流相对的风险计算适当的贴现率,从而计算出现值并加总后得到估值。但互联网公司往往就算上市了都无法产生现金流,因此DCF难以得到应用,估值往往就按规模来估值,而这个估值也会得到“市场”认可,尽管这个市场的买方可能不过是风险基金、私募基金和其他大公司等有限数量玩家组成。

所以风险投资往往通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来确定估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以像汇丰银行大动干戈提出调整估值又是何故?其实这是非风险资本跨界投资导致。传统上富达国际、淡马锡和老虎国际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会选择将部分资产配置到风险基金中,交与专业的风险投资人管理。因此,通常只有出现新一轮融资时,基金估值才会更新。但近两年这一波浪潮中,越来越多资产管理公司直接投资创业公司,这主要是因为低利环境下资本越来越难以获利,为了符合回报要求,只好铤而走险,直接投资大型创业公司。

与属于私募领域的风险基金不同,资产管理公司是受到证监会规范的,其中一项就是投资组合价值的定期合理更新。像私募股权这种流动性极低的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就必须负起责任自我监督,如果出现明显会大幅影响价值的证据,就算市场上没有产生新的交易价格,资产管理公司也必须以某些估值方式来更新估值。

这也是为何资本市场变冷以来,经常出现估值调低的现象,例如去年底富达国际主动把手中持有的Snapchat股票价值打七五折,至于其他风险投资人不吭一声,因为他们并没有受到监管。

但又有另一个问题了。汇丰银行的券商部门并非Zomato的投资者,为什么要在券商报告中调整Zomato估值呢?

相对合理的推测是:印度大概也和中国一样,变成券商或投资银行主动向大型客户兜售创业公司股票的诡异现象。券商促成这样的生意是为了赚手续费,创业公司作为卖方对他们来说是一时的客户,但买方客户却是持久的,如果券商不根据一定准则对客户保持诚实,客户迟早大量出走,等于金主跑路。所以主动下调估值,对短期而言似乎是利空,但为了长期客户关系着想,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那输家是谁?自然是独角兽公司和风险资本人,如果早早卖掉了,自然没这么麻烦,或者能早日摆脱烧钱的概念,而如果不是市场如此糟糕,也可以早点上市,不至于在资本市场中苦熬。

回顾过去几年的情况:人们竞相成为风险投资者的一员,期许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暴富。风险基金的合伙人则炫耀着他们100%的高回报,创业公司只需数周就能获得投资,因为人人都不认为目前存在风险。如果一家公司没能找到营利模式,可以一个亿卖掉;如果找到了部分营利模式,可以5亿卖掉;如果它能最终赢利,那公司价值就会达到20亿到100亿,何来的风险?

风险投资的真谛是着眼于未来:未来是光明的,信仰部分靠自我实现,这就是信仰通常的本质。一但所有人都拥有共同信仰,便会朝向某种不可名状的伟大高度进发。发掘出概念,然后开发实现这个概念,接着把公司卖给大众投资者……因为大众投资者急切想要拥抱未来,完全不顾及其代价。

2016年的全球经济成长确实比去年底的预期差,但估计仍有2.6%,比起互联网泡沫2001年的1.7%,金融海啸时期2008、2009年的1.7%、-1.8%都高出许多,目前国际上的看法仅趋向保守,但对于信心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资本萧条下来,科技发展迟缓下来,不少公司也肯定无法承受悲观情绪的冲击,不得不弃船而逃。至于新进入的风险投资人,他们虽然实际上仍旧一知半解,但毕竟能嘴中夹杂各类术语侃侃而谈了。

如今,创业公司压力大了,投资人也进化了,无论创业公司如何用信心喊话,投资人仍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商业逻辑或是盈利可能。但同样,无论投资人如何用逻辑、风口来包装,仍然掩盖不了资本已经多于实际市场需求这一事实。

伴随独角兽风险日增,投资人也愈发操心于如何退出,而另一边,无数懂行或不懂行的投资人都跳了进来,四处撒钱并自圆其说。但山雨欲来,你听见了吗?

————————————————————————————————————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