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速

时间 2023-08-16 09:41金融资讯

  数字化转型近来已成为多家银行推进转型的重要战略,线上化信贷技术成为银行机构提升小微贷款服务质效的共同选择。在风险防控方面,各银行通过搭建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数字化风控体系,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数字技术增强信贷可获得性

  近两年来,无接触金融成为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重要手段。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助微计划”推进情况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以及多家金融机构,连续两年开展“助微计划”,两年间,参与的金融机构平均每月服务小微客户超30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超4万亿元。

  上述报告显示,线上化信贷技术成为银行机构提升小微贷款服务的共同选择。2021年内获贷款支持的受访小微客户中,超过80%通过线上渠道获得,88%认为利率可负担,67%认为获得融资的效率大幅提升。

  多家银行线上信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介绍,近期该行陆续上线了“信融e”“采购e”“民生快贷单一窗口保函”“政采快贷”“花瓣贷”等一系列纯线上化产品,可以更好地服务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补链固链强链,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以“采购e”为例,应对前期疫情影响下汽车行业产销受到的冲击,民生银行制定了疫情期间汽车经销商业务专项帮扶政策,通过线上化供应链金融产品“采购e”,让企业通过网上银行,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信贷业务,帮助数百家汽车经销企业渡过阶段性难关。今年以来,为受疫情影响的汽车经销企业发放疫情帮扶专项贷款超过1亿元。

  网商银行日前对外发布“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在行业内首次探索人机互动信贷技术。“百灵系统”目前可识别的凭证类型有26种,当小微企业主想提升自身贷款额度时,可以把合同、发票、店面照片、货架照片等资产拍照上传,“百灵”系统会尝试识别这些材料,从中分析对方的经营实力,判断更为合适的贷款额度。

  “过去,数字信贷都在探索‘他证’模式,用户授权之后,金融机构从别的机构处获得用户信息;未来,数字信贷会是‘他证’和‘自证’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自己直接提供信息,让金融机构对自身的了解更加充分。”网商银行CTO高嵩表示。

  探索风险管理数字化

  精准有效的风险防控是实现小微金融提质增效的保障。在提升小微普惠信贷可得性的同时,数字技术也有助于银行风险防控全流程效率的提升。

  郑万春介绍,民生银行不断迭代全流程风控体系。通过深挖行内数据、引入外部数据,搭载智能AI、云计算等技术,全面覆盖客户准入、身份验证、欺诈风险识别、贷前风险预测、差异化定额定价、贷中监测预警、贷后风险监测为一体的全流程智能风控,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信银行推动落实风险内嵌管理机制,搭建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数字化风控体系。贷前,拓展风险信息分析监控维度,建立统一风险视图和身份认证体系,客户画像全面、准确,力争“维度更全、时效更高、信息更准”。贷中,以新技术加强风险计量评估、智能模型研发,完善数字化、专业化信用审查审批机制,逐步实现“一键申请、一键审批”。贷后,加快样本数据库建设,持续优化风控模型和风控策略,建成超3万种组合的智能风控规则体系,逐步实现从“人防”向“智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金融业务的开展仍需合规审慎。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丁晓芳表示,银保监会积极支持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并持续推进监管制度建设,要求银行落实独立自主的风险管理要求,要自主完成贷款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不得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关键环节外包;同时要确保客户信息安全,银行在积极对接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对查询使用相关信息,要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获取的信息只能用于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严禁泄露、滥用出售。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