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心理学书籍,股票投资心理研究
本期由全国著名财税专家贺志东教授(资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清华大学《税务总监》作者、复旦大学"博学"品牌《纳税会计》教材作者,曾任北京大学EMBA导师)为网友介绍投资理财心理学知识:
一、莫把"投资"当"投机"
投机和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利,都是通过交易的手段获利。很多时候人们所说的"投资"其实都是投机行为,比如说"投资黄金""投资房产""投资郁金香"……人们认为自己是投资者,其实对自己"投资"对象的价值从未设法了解,只是根据其价格的变化进行交易。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此类投资其实是投机交易。优秀的投机交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入场、目标价格区间、获利出场、止损出场,必须要制订明确的交易计划并严格执行,才可能在投机市场取得长久的收益。
投机交易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技巧的交易方式,交易者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稳定获利的水准。
例如,从炒股的角度看,投资就是长期持有股票,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结合现在的市场,投资的概念还可以再缩短一些,只要是持有期限在1年以上的差不多就可以算是投资了。投机就是通过二级市场的差价获取收益,持有期限比较短,甚至可以短至一个交易日。不同的投资者会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些投资者启动资金很少,但又希望通过炒股而成为富人,那就只有投机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假设有资金5万元,用投资的方法,而且抓到了一家罕见的10年涨10倍的股票,那么10年后的资金是50万元,离富人的目标还相当遥远。同样是投入5万元,投资者用投机的方法每年翻一倍,这样5年后就是160万元。接着再进行投资,假设年收益率很低,只有30%,这样再过5年资金将近600万元。两种方法的差异在10倍以上。大势对于投机并不重要,投机主要看重个股,否则的话手里拿着5万元永远也圆不了富人的梦。也一定会有人讥笑投机很累。但投资者都知道,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累出来的。累也许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不累是肯定不能获得成功的。
如果投资者只是为了资金的保值、增值,或者手头资金非常多,那么可以远离投机。
二、克服"恐惧"与"贪婪"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占满了投资者的脑袋。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惧怕和贪婪使得股票的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跌宕起伏。
华尔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市场由两种力量推动:贪婪与恐惧"。
毋庸置疑,人们的心理对投资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就连炒股票的老太太们都知道,做股票要克服贪婪与恐惧的心理。然而影响人们作出正确决策的绝非"贪婪与恐惧"这么简单,还有若干心理偏差影响着人们的决策。了解这些心理偏差,进而有意识地克服这些心理偏差,并且通过分析投资者的心理,来分析市场、捕捉投资大众心理偏差带来的投资机会,是投资取得良好业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有些投资者经常"见跌就杀,见涨就追",因为他们仅仅局限于当前,预测未来的情况会完全相反。当情形乐观时,就觉得大好的形势会持续下去,当通货膨胀高升,就以为它会一直上升,既然大多数人的投资都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有些股市专家就提出一种与大众看法相反的看法:"反向操作的投资策略,即采取与大众相反的方式行动"。
对许多投资者来说,无论赚多少钱都嫌赚得太少,贪婪成了成功投资的杀手。但是,不论从长期实际经验看,还是从极小的机会看,谁都无法以最高价卖出,因此,不要使贪婪成为努力的挫折,投资中应时刻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同样,恐惧会妨碍我们作出最佳决定。例如:第一,在股价下跌时,把股票卖掉,因为怕股票会跌得更深。第二,错过最佳的买入机会,因为股价处于低位时我们正心怀恐惧,或者虽然有意买入,但却找个理由使自己没有采取行动。第三,卖得太早,因为我们害怕来之不易的差价又赔掉了。
当我们恐惧时,无法实际地评估眼前的情况,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的那一面,正如大熊逼近时,我们会一直盯住它那样,所以无法看清它会"有利"与"不利"两面因素的整体情况。当我们一心一意注意股市令人气馁的消息时,自认为行动是基于合理的判断;其实这种判断已经被恐惧感所扭曲了。当股价急速下降时,会感到钱财离我们远去,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恐怕会一无所有。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马上行动,才能"转输为赢"。其实,即使是在熊市期间,股价也会上下起伏,每次下跌总有反弹上涨的时候;毕竟股价不会像飞机一样一坠到底。然而,每当股价下跌时,一般人会忘了有支撑的底价,也就是股价变得便宜大家争相购入的价格,盲目的进行抛售。
真正的投资者是在面临我们称为"民众影响"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当一只股票、一个行业或一个共同基金突然落到聚光灯下,受到公众瞩目时,大量民众都会冲向前去。麻烦就在于,当每一个人都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作出同样的选择时,那么就没有人可以获利。在1999年年末的《财富》杂志上,巴菲特谈到了影响大量牛市投资者的"不容错过的行动"因素。他的警告是:真正的投资者不会担心错过这种行动,他们担心的是未经准备就采取这种行动。
深度解剖并清晰地认清自己,战胜人性的弱点,我们就能所向无敌。成功投资者制胜的法宝就是战胜自我;在"牛市"中贪婪,在"熊市"中恐惧。
三、自制力对投资很重要
自制力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投资是极其枯燥无味的工作,有的人也许会把投资当成一件极其刺激好玩的事,那是因为他把投资当成消遣,没有将其当成严肃的工作。如同围棋一样,围棋爱好者觉得围棋很好玩,但问问那些下棋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成日盯着棋谱多么枯燥单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收集资料,判断行情,将其和自己的经验参照,定好投资计划,偶尔做做或许是兴奋有趣的事,但经年累月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就是"苦工"。如果不把"苦工"当成习惯,无论是谁,成功的希望都不会太大。
对个人而言,投资是一种自由度很大的投资行为,没有人监督、管理和限制你的操作,很多投资行为都是靠自己决策和实施。
自制力可以帮助投资者排除干扰,坚定执行合理的投资原则和操作计划,并顺利实现赢利。巴菲特认为,在投资中要清楚自己的行动范围,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自制力,它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自制力能强制我们去做那些我们必须做但不愿意做的事。但是,要自控可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那么如何提高自制力呢?
1.要养成稳定的好习惯
一项科学调查显示,养成好的习惯需要用21天的时间。如果熬过了第一个21天,比如,21天不打网游,以后,你就能很容易做到不打游戏了。
2.要学会坚持目标
设定一些详细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当目标达到时,成就感会鼓励我们继续努力,然后,再制定一些长远目标。
有些人的自制力似乎总是比别人强,这是为什么呢?从先天角度来说呢,可能有些人生来就有这个能力,而有些人就是没有。另外,自制力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当一个人明白很多道理时,其自制力就会提高,用精神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成都股民王二就是这样一位有自制力、等待机会来临的人。
在长期熊市的折磨下,大多数股民心境悲凉,有的甚至已经麻木。不过,成都股民王二却是少有的"幸运儿"之一:从1993年到现在,他竞把5万多元变成了近70万元。
王某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从1994年起就开始炒股,并辞去工作成为职业股民。
2000年年初,王某把做销售和原先炒股积累下来的30多万元投进股市,2001年高位全线清仓,账户上的资金将近70万元。前几年行情好,王某有30%以上的年收益,最近几年还是稳赚,年年收益超过10%,赚了20%。"炒股还是比打工强得多。"王某感叹道。
大盘2005年下跌8.21%,王某的收益率是20%,不仅把大盘远远甩在身后,还超过了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理财水平。他有什么绝招呢?
他的绝招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自制与耐心。
如果投资者希望像王某那样成为赢家,首先要做的便是学会控制自己、培养自制力。具体到操作上,我们要依据客观现实控制自己的投资行为,不要让投资行为反过来控制自己的投资思路。在情绪上,要排除投资市场涨跌的影响、排除个人盈亏的干扰,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胜不骄、败不馁,这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在思维上,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反向思维,但不能人云亦云,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维;在节奏上,不需要像蜜蜂那样忙个不停,投资市场具有独特时令季节和快慢节奏,投资者在对整个大势走向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要懂得准时参与、适时休息;稳健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安全第一",不要参与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炒作。等待时机也如种植花草。无论你多么喜欢花,也不能在冬天把种子播入土中。所有这些都需要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除了熬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当投资者经历了足够的升和跌,投资者的资金随升跌起伏,投资者的希望和恐惧随升跌而摆动,逐渐地,投资者的灵感就培养起来了。
四、耐心是投资极为重要的素质
彼得.林奇说:"投资成功的关键——耐力胜过头脑。"彼得.林奇作为一代大师,在投资方面对耐力有着特别的见地和推崇。巴菲特说:"不要试图在短期操作中运用集中投资,你至少愿意在某只股票上花5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
巴菲特认为,他买某只股票就是想永久拥有它,而绝不是因为感到它要上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测定一只股票的真正价值,不过一旦我们发现自己认为值得购买的股票就要果断地买下来,并且无须每天都盯着计算机屏幕猜测股价下一步的变动方向。你要相信,如果你对某个公司的看法是正确的,而且你正好在一个合适的价位买下了它的股票,你只需耐心地等待便可以了。
大多数投资者不可能像巴菲特那样,将持股的期限定为"永远",他自己当然也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不过,巴菲特所认为的5~10年的持股时间,相对于那种头天买进、第二天卖出的持股时间来说,可能也算得上是永远了。对大多数的投资者而言,股价的波动将大大地刺激他们的神经。在传统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中,不同个股的波动将最终产生某种平均化的效果,其带来的后果可能被抵消。但集中投资的特性,使得一旦股价波动将可能产生巨大影响。所以,那些实行集中投资策略的投资者,更需要加倍的耐心与智慧来应对由股价波动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有些投资者好不容易选中了一只股票,买入后却发现别的股票上涨,它却老是不动。一开始还有些耐心,心想下次也许就轮到它涨了,可是一等再等,它就是"瘟"在那里,而别的股票却涨个不停。这时也许你就没有耐心了,一气之下将它抛掉。可是一段时间后,它又使劲往上涨,叫你后悔莫及。
其实,成百上千只股票,不可能要涨一齐涨,总有个先后。而且,一只股票要涨,也总有个能量积蓄过程。所以,当牛市来了,只要你所选的股票好、价位低,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问题,别的股票都涨了,它就不可能永远不涨,这时你只需要有耐心,考量自己当初选它、买它的理由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否则,在等待中,别的股都涨上去了,你再将便宜筹码拱手让人而去追高,到头来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耐心是必备的素质,要想得到超出市场平均值的回报,你必须以超常的耐心等待,不要被短期行情所影响。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
五、入市前,先做好心理准备
在各种投资中,了解自身的心理基础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这是投资成功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尽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但作为一个整体,人类的风险偏好具有某些共性,导致某些共有的行为特征和决策偏差。
有关实验揭示了人们风险偏好的规律,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并非是理性的。在赢利和亏损的不同情况下,人们同样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投资组合中,也存在着较早卖出赢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的现象。回避现实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处置效应",机构投资者也不例外。
"处置效应"违背了股市中"顺势而为"的原则,是投资的大敌,针对处置效应的唯一有力武器就是:"斩断亏损,留下利润奔跑!"。
"斩断亏损"就是及时止损,学会止损是投资者必修的一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心理准备。
(一)自负盈亏的心态
投资者的心理素质,是愿赌服输、自我担当的心态。也就是说,如果听取朋友意见,购买了某只股票,那么即使之后出现状况,也绝不会跑去埋怨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自负盈亏、担当起自己投资行为的负责人,才有心理能量去玩投资游戏。
(二)建立高度安全感的"心情免疫投资模式"
据研究发现,投资本金的20%,是一个人心理能承受的损失极限。也就是说,如果你投资1万元,心理停损点就定在2000元,赚了2000元就出手,赔了2000元就清仓。当然,也有人用10%定损,这取决于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旦建立起来这个模式,投资操作就变成了理性的、基于数据的,而不是凭感觉的情绪性行为。即使发生天大的事情,也还有80%的本在那儿,风险指数就大大降低了。
(三)自律和果决
建立起心情免疫的投资模式后,就借助电脑工具,买进卖出都按照预设的心理线位。不要犹豫不决,心存侥幸,在涨时想多赚一点,跌时期盼回升少亏一点。你不是基金经理人,没有丰富的信息源,博弈也极小可能赛过机构,所以应遵守和自己约定的游戏规则,赚少量但安全的钱。理财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律性越高的人,越容易从投资中获利。
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有人这样问一个银行总裁。
"五个字:正确的决策。"
"那你如何作出正确决策?"
"两个字:经验。"
"那你如何得到经验?"
"五个字。"
"哪五个字?"
"错误的决策。"
综观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你会发现这个银行总裁话中蕴涵的真理:从失败中学习到的东西远比在成功中学到的多。成功的背后总是重重失败的历练。这个真理在投资领域同样正确。
有人曾以美国成功投资家为研究对象,发现那些成功的投资家普遍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从不追求完美主义。第二,对于投资失败从不放在心上,只专注于未来的挑战。
马云曾说过,自己犯了那么多错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被别人拒绝,都把它当作是一次训练。是错误使他变得与众不同。
细读成功人士的传记,常可体会一句话:"成功的人所经历的失败,比失败的人还要多。"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投资理财并不例外。
成功投资的入门条件便是要经得起亏损的考验,一个未曾失败过的人成不了大器;一个未受过损失、经历洗礼的人也别想赚大钱。如果你要求自己每次投资都不能损失,或每次损失就悔不当初,久而久之,你会发觉最佳的策略就是极度保守,不冒任何风险,这样一来,投资理财无法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如索罗斯所说:"最失败的一种投资结果就是从来没有败过。"如果投资不犯错,那么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获取成功最佳的途径就是先失败,并要学会怎样利用失败,且投资人千万不要忘记败绩,因为那是得胜之论。成功的投资者不会因为失败而怀忧丧志,而是回过头来分析、检讨当初的投资决策,从中吸收经验。只有从错误中才能获取投资经验。如果你想教一个人骑自行车,你会怎么做?给他一本参考书?带他去听一段冗长的演讲,让他了解骑自行车的物理原理,了解保持平衡、转弯、起步和停车的方法?还是给他几点指示,让他骑上车子,轻轻推他一下,让他一次次地跌倒,直到他自己领会了骑车的技巧?
我们都知道试图从书本上或演讲中学会骑自行车是荒唐可笑的。其实所有的人都只有一种学习方法:犯很多很多的错误,然后从错误中获取经验。
小知识:人性的弱点: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误区
(一)差点就赢
同样是错过航班,错过3分钟的比错过30分钟的更沮丧;同样是彩票没中,号码与头奖号码只差一点的是最痛苦的。与成功擦肩而过比从未接近成功更令人难以接受,更令人想再试一次,所以,许多赌博形式正是包含大量"差点就赢"的设计,才吸引了这么多赌徒不惜倾家荡产屡败屡战。赌场的研究者早就发现,那些经常出"差点就赢"图案的老虎机比随机设置的老虎机更易让人上瘾,更能让赌场赚大钱。细细地回想一下,那些垃圾股、庄股以及你只想做个波段赚点快钱就跑的股票,是不是也经常让你有"差点就赢"的经历?
(二)过度自信
1999年在一次哈佛行为金融学短训班,教授通过无记名调查提了两个问题:你退休时能有多少钱;在座的人退休时平均能有多少钱。当场统计的结果显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平均是3000万美元(在座多为美国基金经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平均是300万美元。也就是说,基本上每个人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强10倍。
(三)选择性记忆
大多数人对持有的牛股都津津乐道,对踩过的地雷却避而不谈。对自己的正确决策印象深刻,对自己的错误却记忆模糊,选择性记忆是人脑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投资水平的障碍。俾斯麦说,每个笨蛋都会从自己的教训中吸取经验,聪明人则会从别人的经验中获益。可惜股市中能从自己的教训里吸取经验的人也不多见(笨蛋也不好当啊)。你记得你去年亏损最大的是哪5只股票吗?你吸取了什么教训呢?没关系,我也不记得我的了这就是选择性记忆。
(四)短期趋势长期化
某公司利润去年6毛,今年7毛;管理者故意报成去年5毛,今年8毛,增长高达60%,于是市盈率大涨,这就是利用人性中易把短期趋势长期化的倾向的手法,行为金融学称为过度外推。把过去的增长过度外推到未来,把不可持续当作可持续,是成长股陷阱和周期股陷阱的共性。
(五)榔头症
美国消费股多,适合价值投资:加拿大资源股多,适合趋势投资。互联网赢家通吃,买龙头:休闲服装百花齐放,买成长。差异化产品,买品牌;同质化产品,买成本低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适用方法应不同,但人们常生搬硬套同种模式。在一个榔头看来,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钉子。
(六)家花不如野花香
我们在研究世界各国股市的历史后发现,几乎每个国家(包括A股)低估值的价值股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都显著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原因很简单:投资者对未来的成长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而对于现有的价值却视而不见。不珍惜已拥有的,而对未到手的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人性。
(七)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原是由生物学家在研究动物时发现的。现实生活中,基金经理抱团取暖,散户跟风炒作,非典时抢醋,地震后抢盐,羊群效应无处不在。不管是集体看空还是集体看多,最一致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只有卓尔不群的人才能在高处有如临深渊的谨慎,在低谷有仰望星空的勇气。
(八)标题党
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新闻标题做出过度反应。例如,日本核事故时某些股票因为能为日本提供少量救灾物资药品而大涨,非典期间也出现过类似事例。上标题的多是"人咬狗"事件,调研才能了解那些上不了新闻的"狗咬人"事件。
(九)心理账户
广播电视节目中常有股民这样提"我买了某某股票,成本是,请问应如何操作。"提问者潜意识中已把买入成本当作买卖决策的依据之一。其实,是否应该卖出取决于很多因素(估值、品质、时机),但与买入成本无关,因为你的买入成本根本不影响股价的未来走势。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喜欢在脑袋中把钱分成不同部分(例如买房的钱和买菜的钱)。投资者最常见的心理账户是把钱分为本钱和赚来的钱,并且对这两部分的钱体现出非常不同的风险偏好,这样无形中就把买入成本作为决策依据之一了。
(十)仓位思维
一旦买成了重仓股,对利好消息就照单全收,对利空消息就不以为然,心理学上叫确认偏误,民间说法叫屁股决定脑袋。正确的决策流程是先有论据,再有结论;但多数人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这样一来对反面的证据自然就视而不见。有了仓位,思维就不客观,故称仓位思维。
(十一)锚固偏见
常有人说,这股票涨这么多了,还不抛?或者,已经跌一半了,还不买,7这就是锚固偏见的表现,其潜意识是把原有股价当成合理、有参照性的锚点。其实,一个股票便宜与否,看估值比看近期涨跌更可靠:基本面大幅超预期时会越涨越便宜,反之会越跌越贵。锚固偏见是奢侈品的常用营销手段。先设计一批2万美元的包包让模特们背着走来走去,让你感觉这个品牌的包就值2万美元一个。这样一来,当你在店里看到1000美元的同一品牌包时,就不觉得责了。其实2万美元的包也卖不了几个,利润主要来自卖1000美元的包。
(十二)亏损厌恶症
厌恶亏损是人之常情,A股尤甚:卖亏损股票,老外叫"止损",咱们叫"割肉断腕"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不少入股票涨回成本时就抛,亏损就扛着,还自欺欺人说不卖就不算真的亏。其实,股票的投资价值与买入成本无关;该不该卖,也与你是否亏损无关。1万元亏损带来的痛苦是1万元盈利带来的喜悦的2倍。求稳怕亏体现在机构身上是尽管牛市中周期股常领涨,周期股再便宜也不买,稳定类的股票再贵也拿着;体现在散户身上是28万亿现金存银行,尽管股市长期跑赢现金是不争的事实。
小知识:心理决定收益,获取财富需要远离误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必备因素。
2008年,因受不了股市煎熬的陈某毅然决定"割肉"离开股市,投资受挫的他心有不甘,想换一个理财产品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如火如荼的黄金市场。由于受到了上一次的打击,想快速盈利的陈某将投资变成了投机,自从购买了实物黄金以后,一听见什么风吹草动,他便立刻卖出手中的黄金,而风头一过便又买入。
陈某如此折腾了一年多以后,扣除高昂的相关手续费,他不但没有获得一点利润,反而还亏了1万多美元,看着别人在火爆的黄金市场上都赚得盆满钵满,他非常不服气,于是,将自己仅有的3万美元再次投入黄金市场。
这一次,陈某非常幸运地遇见了一位贵人,这位贵人便是他的同事,偶然闲聊之中,他们才知道对方也在投资实物黄金,不同的却是陈某去年亏了1万美元,而这位同事却轻轻松松就赚了2万美元。究其原因就在于同事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既不诚惶诚恐,也不盲目跟风,而且,还不贪得无厌,只要达到了自己的心里价位,他便坚决放手赎回资金,再开始新一轮的投资。
2009年,通过这位贵人的开导与指点,陈某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投资心态,他将以前投资失利的阴影从内心抹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进入市场,不再被动接受市场的摆布。两年以后,金价开始直线上涨,直到2011年,他获得了50%多的收益,3万美元的本金也变成了5万美元。
这一次的成功,让陈某信心百倍,投资也越来越有魄力,他非常看好目前的黄金市场,并认为金价还会持续上升,于是,在2011年年初,陈某用5万美元再加上这几年积攒的资金,总共10多万美元继续购买实物黄金。直到2011年中旬,黄金价格直接冲破历史金价的最高点,达到了每克1700多美元,这让他10万元的本金瞬间变成了14万美元!
陈某第一次投资黄金失败的原因,是他将投资的理财行为,变了一种投机倒把的赌博行为。黄金是一种用作长期投资的理财工具,因此,在黄金市场上快进快出的投资方式是不可取的,尤其对于相关费用较高的实物黄金市场,更不能够拿来当做投机的赌市。总而言之,投资者绝不可拿黄金来赌手气,因为被赌博冲昏了头脑的人,非常容易会损失惨重。
造成投资失败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投资者应当予以避免:
1.投机赌博心理
投资者不可能在短期内牟取暴利,而带着赌博心理进行投资理财更不可取了,因为投资理财注重的是长期投资,而不是一时的运气。
2.贪得无厌心理
对于投资者来说,适可而止,就是可以接受的"贪",而贪得无厌,超过了一定限度的贪便是"贪婪"了。其实投资理财很简单,只要我们不贪婪,买卖有度才能更易获得成功。相反,见利就要、寸厘不让的贪心,会导致我们因这一时的贪心,忽略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而错过行动的良机,最后造成了自己投资的失败。因此,投资者要及时纠正自己贪得无厌的理财心理。
3.盲目跟风心理
盲目跟风是投资者常犯的一种错误,因为很多人都想当然的以为群众就是市场,这种跟随大家一起入市的投资者,永远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匆忙的买入或卖出,根本得不到什么收获,造成大多数投资者的亏损,所以,投资者要有独立的投资意识,切忌不能随波逐流。
4.诚惶诚恐心理
有些投资人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投资前景失去了信心,从而感到恐慌,其实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作为一名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不利消息时,最应当做的是先保持镇定,然后在仔细分析消息的可靠性以后,再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不是自乱阵脚使得自己手忙脚乱。
5.犹豫不决心理
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直都是投资理财的大忌,就算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已经制订了一套完美的投资计划,但由于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依然还是会犹豫不前,想在最稳妥的时候进行交易,殊不知,很多时候,往往正是在自己左挑右选的过程中,才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欢迎收藏或关注、不然以后找不到哦! 资料来源:中华第一财税网首席专家贺志东主讲课程 供稿人:中华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
上一篇 qdii基金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 新三板是场外市场还是场内市场 股票投资的优缺点是什么
- 女生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女生为什么要学会理财
- 股票入门书籍
- 股票投资咨询公司靠什么赚钱
- 股市短线书籍有哪些?
- 怎样购买股票,股票投资方法论—五步法
- 十大顶级投资大师,股票投资大师
- 股票的投资收益包括哪些,股票投资收益主要包括
- 股票投资方式:股票投资方式有哪些
- 股票投资和理财投资的区别?
- 消费贷要转几次才不会查出来?别抱有侥幸心理!
- 『股票投资如何控制风险』如何避免股权投资的风险?
- 非法销售侵权书籍 成立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 私募股权基金VS股票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更受青睐
- 哪个股票好(股票投资平台哪个好?自在人心)
- 股票开户(普通投资者如何开展股票投资(开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