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贷款风险提示心得体会

时间 2024-02-17 09:02企贷资讯

自农商银行成功改制以来,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业务拓展与风险防控并举、防范风险与积极化解并重的策略,进一步转变思想,改变观念,增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由于业务的局限性,加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掌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取得较好效果。 健全风险流程控制建设,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通过进一步健全风险流程控制建设,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确保贷款资产质量,促进信贷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信贷管理,防范潜在风险发生和不良贷款上升。认真落实贷款风险监测分析制度和新增不良贷款评审机制,建立了风险预警分析和定期通报制度,通过信贷风险预警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处理问题。及时有效地防控信贷风险,增强风险动态管理,防范潜在风险发生和不良贷款上升,为安全经营和效益提高打好基础。 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对每一笔贷款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一经发现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立即要求有关分支机构必须强制收回。随时掌握和分析借款人信贷资金走向,及时改进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岗位轮换制度,接管客户经理按时对存量贷款风险进行排查,确定隐形不良贷款的贷款发放主责任人和管户责任人,对不及时准确采集风险预警信号的,或因拖延、隐瞒上报风险预警信息,以及未及时处理风险预警信号或处理不当,造成风险加大或损失的,由接管客户经理承担相关风险责任。

3.加强信贷档案管理。一是要完善对信贷档案的管理,建立客户经理档案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并加强对档案真实性的审查与监督,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二是持续不断地推进信贷档案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对客户间关联信息的记载,在实现信贷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信贷操作的透明度,有效防止借款关联人在系统内“交叉贷款”、“借冒名贷款”等垒大户行为,制止贷款发生连锁风险。 4.健全贷款形态内外部监督机制,提高管理绩效实质。一是按照《贷款通则》、《贷款分类指导思想》等有关制度规定对贷款严格实行五级分类,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特别是对办理收旧贷新、借新还旧或展期的贷款,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凡是生产经营不正常、担保抵押不足值、不能偿付所欠贷款利息的,一律不得为其办理收旧贷新、借新还旧或展期。二是建立和规范贷款质量信息披露制度。按照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质,规范信贷经营行为,实行贷款质量信息披露,把贷款的实际经营情况置于广大股民、公众的监督,增加信贷管理的透明度。 5.针对贷款风险的滞后性,农村商业银行应实行信贷从业人员离任后续审计制度,时间可为一年,以进一步明确贷款决策、发放(或授信)者和后续管理者间的责任。二是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根据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后的信贷管理模式,应建立四个层次的问责制:第一,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决策与执行问责制。第二,贷审会、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行长(主任)审批问责制。第三,信贷从业人员执行操作问责制。第四,监事会、审计部门监督问责制。在贷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行严格的失误追究制,实现制度约束与贷款控制并重。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