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债券融资能否迎来“春暖花开”?——支持民营经济25条解析

时间 2023-11-30 19:15债券杂志

主要内容

“25条”有何深意?明确目标和重点,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近年来民营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受到挑战,且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支持其拓宽融资渠道的系列政策密集出台。2023年11月27日,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在总量和结构上明确了金融服务民企目标和重点,强调要从其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铁还需自身硬。民企债券信用风险抬升,既与民企所处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相关,更与其自身存在的经营、财务政策以及管理与治理相关。民企自身需加强自身规范化治理,健全决策机制,积极加强负债风险管理,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从而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从根本上提振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其的信心。

春寒料峭,仍然寒冷,但是孕育了希望。“25条”继续释放政策暖风,针对当前民企在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多维度加大顶层设计并给出完善政策应对,进一步推动各项利好政策精准直达,有利于民企融资成本降低、融资规模加大,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企稳民企信用风险。

政策机遇已来,民企债券融资能否迎来“春暖花开”,期待更多细化政策。“25条”有望推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加大对民企债券的配置,同时有望增强民企债券的投资保障和投资价值。目前《通知》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制定,民企债券市场影响情况仍依赖于政策落地执行的速度和力度。

民企债券融资规模持续下滑,支持其拓宽融资渠道的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在中美经贸摩擦、全球地缘***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周期下行的大环境下,民企经营情况持续受到挑战。民企还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导致民企更难抵御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债券市场作为人民银行的“第二支箭”, 民企债券的发行情况一直以来是民企融资的晴雨表,在2016年民企发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后,2017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去杠杆政策、民企频现违约等影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导致民企发债规模明显下降,虽然在2020年所有回暖,但2021年以来再次受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等影响,民企发债规模进一步下降。与发行规模下滑对应,近年来民企发行人数量亦明显减少,2016年民企债券一级市场繁荣时,共有509家民企发行债券,而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民企发行人数量分别仅为200家和169家。


自民企融资进入缓慢期后,支持其拓宽融资渠道的系列政策密集出台,鼓励民企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长期处于政策支持状态。频繁的文件、政策出台,是为了提振市场对民企的信心。其最终目的并非支持融资,而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融资只是金融和实体经济连接的开始。

 “25条”有何深意?明确目标和重点,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2023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明确了金融服务民企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企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企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企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知》强调要从民企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其中债券市场方面,《通知》提到,要优化民企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机制,充分发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企债券,加大对民企债券投资力度;同时究推进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

民企债券融资影响几何?春寒料峭,仍然寒冷,但是孕育了希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铁还需自身硬。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存在,债券市场表现更为明显。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之下,民企盈利能力下降、杠杆率攀升,信用风险暴露加剧。民企债券信用风险抬升,既与民企所处外部宏观环境恶化相关,更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部分民企通过长贷短用、质押等方式盲目扩张,造成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大幅上升;同时,部分民企出现财务造假、大股东占用企业资金、逃废债等一系列违法违规问题,导致监管和法律风险上升。投资者对民企及其债券的信任度下降,最终恶化了民企债券融资环境。民企自身需加强自身规范化治理,健全决策机制,积极加强负债风险管理,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从而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从根本上提振债券市场投资者对民企的信心。

“25条”继续释放政策暖风,有望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企稳民企信用风险。由于全球地缘***冲突频发、逆全球化复辟、美联储激进加息压制全球总需求,以及国内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的影响,中国经济疫后恢复进程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局面,民营经济对包括高质量金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政策支持需求迫切。“25条”针对当前民企在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多维度加大顶层设计并给出完善政策应对,进一步推动各项利好政策精准直达,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效率与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增强,有利于民企融资成本降低、融资规模加大。在财政扩张逐步发力、融资支持政策落地相互配合的背景下,民企的经营压力、融资难度有望继续缓解。

政策机遇已经清晰,民企债券融资能否迎来“春暖花开”,期待更多细化政策。目前我国债市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以风险防范和产品流动性为主,风险偏好较为趋同,只有少量优质民企债券才能进入可投资标的库。“25条”从需求端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尤其国有金融机构对民企债券的配置:(1)第八条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养老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2)第九条提出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加强专业投资者培育。同时,“25条”从供给端有利于增加民企债券的市场规模、增强民企债券的投资保障和投资价值:(1)第六条提出推动民企债券择优、择时、高效审批;(2)第十九条提出强化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3)第七条、第二十条提出进一步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推动创新投融资工具发展,提供***担保增信、建立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分担机制、促进银担银保双向合作。目前《通知》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制定,民企债券市场影响情况仍依赖于政策落地执行的速度和力度,但政策思路已经清晰,民企债券融资的政策机遇已经到来。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