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券商业务持续精进

时间 2023-11-17 13:22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全球经济‘稳态下降’恰逢国内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型,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国经济既需要逆周期政策调节,也需要结构性改革。”

“券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是服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增加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全球金融体系话语权。”

……

2023年注定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第三季度GDP增速展现出较强韧性,市场普遍预测第四季度将延续这一复苏趋势。

在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向好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券商行业转型发展面临怎样的战略机遇期?券商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速财富管理转型等领域如何持续精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经济将延续复苏趋势

记者:9月份,制造业PMI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初步显示经济企稳的信号。您认为,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贡献”力量是什么?

章俊:从当前经济表现来看,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4.9%,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4.5%的水平,展现出较强韧性。使用两年复合增长率剔除基数影响因素后,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7%3.3%4.4%,显示出今年经济的“U型”复苏趋势。

我们认为,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趋势性回升的主要因素来自内需和外需的双重改善。内需方面,自今年7月份中央***局会议召开后,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有力承托了第三季度的经济复苏,后续几个月***财政及债券发行明显提速,拉动今年基建投资在去年11.52%的高基数上持续保持高位运行。1-9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64%,建筑业PMI7月份的51.2%大幅回升至9月份的56.2%。房地产方面,虽然投资仍处于下行趋势,但9月商品房新开工和施工面积降幅已有所收窄,竣工面积快速上升,整体已有边际改善迹象。

外需方面,受益于海外经济景气度的边际回升以及我国汇率处于相对历史低位,我国出口降幅超预期收窄,9月份出口环比大幅增长5%,为过去五年的历史高位,远高于过去五年的环比增长均值2.7%,体现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较强韧性。

在内外需均有显著改善的基础上,我国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与上月持平。终端消费领先于生产的复苏,9月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量同比增长5.5%,较7月份2.5%的增速已大幅提升。

记者:基于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和增长逻辑,您如何预期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表现?

章俊:当前,经济正沿着由需求改善到产能提升的轨迹逐步复苏,我们认为在政策保持适当连续性、海外经济不出现“硬着陆”的基准下,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都将延续这一复苏趋势。

基于此,我们调高了经济预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速将超过第三季度,回升至1.5%左右的水平,第四季度GDP名义增速预计为3.9%,实际增速预计在5.2%5.4%2023年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2%5.3%,高于年初5%的经济目标。

中国将迎来重塑全球高端制造市场地位的战略机遇

记者:1010日,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今明两年将持续放缓。您曾谈及,全球经济正在“稳态下降”,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章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近年来中央多次谈及的重要论断,其背后涵盖了全球***、经济、科技、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于世界经济增长而言,“百年变局”带来的深刻影响之一便是经济研究范式的改变,即全球***和产业链重构使得各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多,我们过往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分析框架面临部分失效,对经济预测以及政策研判的难度显著上升。

近年来,全球投资者都会发现过去相对平稳的周期性规律越来越不稳定,经济数据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预期的紊乱,形成全球经济的“稳态下降”。而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增多,也往往意味着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在上升,进而可能引起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

记者:全球经济“稳态下降”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章俊:全球经济“稳态下降”恰逢国内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型,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全球贸易和产业链重构中,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更强抵御“断链脱钩”扰动的能力。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年来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凸显,尤其是“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持续维持较高增长。因此,当前世界经贸格局的动荡赋予了中国重塑全球高端制造市场地位的重要战略机遇。

与此同时,作为典型的加工制造型外向经济体,由外部经济景气不确定性带来的需求扰动也必然对我国形成一定影响,近年来可以观测到的典型变化就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加大。为此,我国还需加快供给侧高质量转型,进一步畅通经济的体内循环。

以政策的连续性和协同性促进预期的稳定

记者:您曾说过,中国经济增长最底层的动力来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要这个追求一直在,经济增长就一直会存在,配套就是中国经济改革。您认为,下一步,中国经济需要怎样的改革举措?

章俊:经济运行基于其内在逻辑,在一定时期往往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规律,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经济的短期波动一般主要受制于3年左右的库存周期和10年左右的设备更新周期影响,而长达20年左右的房地产周期以及50-60年的康波周期由于变化缓慢,往往对经济带来的是增长结构和方式的变化。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多周期叠加的拐点附近,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长周期因素开始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长周期拐点往往伴随着经济转型。在此过程中,新旧动能的更替不可能实现无缝衔接,下行风险会显著加大。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既需要逆周期政策调节,也需要结构性改革。换言之,在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逆周期政策来配合对冲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的下行风险。而这种逆周期调节显然与应对短周期经济波动的逆周期调节存在本质区别,或许需要比过往传统政策更大的调节力度,以承托国内经济改革。

例如,对于当前地方***债务风险的化解、房地产领域的改革,均需要逆周期政策来保驾护航。为此,今年中央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一揽子化债政策”以及“新增万亿国债”均是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以保障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平稳过渡。而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短期调整,尤其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体量而言,需要在未来一段时期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以尽量减小结构性调整带来的经济波动,促进市场微观主体信心的持续修复。目前,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来自每个微观主体的预期,只要预期能够保持稳定,便能拉动需求回升。

记者: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改革,我们应该如何创造更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章俊:对于外部环境而言,我国业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领先全球的“工程师红利”,下一步仍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构建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以及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发展,来对冲“逆全球化”带来的外需冲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以共赢代替零和,以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国内政策环境方面,首先需要推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资成本,来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目标。

其次,国企改革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改革方向,国有企业既有中国特色,又具备体制优势,国有资本的双向流动以及国有企业的提质增效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超过300万亿元,在经济逆周期和结构性调节中能够有效发挥产业转型、预期引导、盘活存量的关键作用。

当然,在当前的经济转型中,还需要兼顾绿色发展的趋势,面对全球气候问题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未来既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也孕育着诸多历史机遇,我国在这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后续还需要金融力量的深度参与,以赋能绿色经济和能源转型。

券商高质量需回归本源、聚焦实体经济

记者: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可谓马不停蹄、动作不断,这既给证券公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您认为券商应该如何科学应变?

章俊:伴随资本市场的持续深化改革,证券行业转型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券商需要科学应变,提升全业务链服务能力,重塑服务生态,增强投研、协同整合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科创板和创业板成功引入跟投制度,对券商资本实力、投资管理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券商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另外,随着保荐规则修订,项目收费需结合人力成本和保荐业务的创新性、复杂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重点创新性项目储备丰富、机构客户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型综合券商有望受益,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记者:未来,券商如何将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与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机结合?

章俊:从国外领先投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其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优异的证券分析、估值定价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投行定价的专业性对项目发行、费率、跟投收益都有一定影响,是决定投行服务质效和打造券商品牌形象的基石。

未来我国证券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归本源、聚焦实体”。我国目前已全面推进注册制,这有助于券商回归服务实体本源,聚焦主业。券商通过提升定价能力,可以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注册制强调发行的多元包容性,降低盈利硬约束,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战略方向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科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国家经济动能转换。总之,券商作为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的中介主体,需要深度挖掘科创企业的内在价值,强化价值发现能力,助力其发展壮大。

券商需持续精进财富管理业务

记者:近年来,券商不断加速财富管理转型。您认为,在财富管理条线,下一步券商如何精进,发展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

章俊:近年来,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客户基础不够、金融产品体系不完整、买方投顾转型不深入、高净值客户服务不到位、数字化能力不强、整体品牌影响力不强、资源整合协同不充分等不足。

未来国内券商要发展以客户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重点业务精进方向:一是拓宽线上线下获客渠道,做大做强客群规模;二是坚持深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夯实高质量产品体系;三是打造涵盖以多层次大类资产为基础的买方投顾服务;四是创新并丰富信用业务服务模式;五是需要强化线上客服、产品供给、智能交易、内容输出、精细化运营等科技赋能,构筑数字运营闭环;六是充分融合财富管理上下游条线部门、分子公司,发挥协同效能,提高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记者:好产品是王道,金融产品的供给是券商财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您认为,券商在产品供给方面,如何走出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章俊:券商在产品供给方面需要结合各自的优势资源,继续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在差异化和特色化方面,首先是继续完善策略多元、风格多元、产品多元的金融产品体系。其次,需要做好向资产适配、市场适配和客户适配三个适配的过渡,要在产品体系所在的中观层面建立金融知识图谱、产品体系所在的微观层面建立产品知识图谱,以应用场景为出发点,通过完善的金融产品体系以及金融知识图谱、产品知识图谱的研究软实力输出,为一线员工赋能。

整合境内外资源,未来更多聚焦“走出去”

记者:如今,券商的国际底色越来越浓。您曾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多年,对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思考。您认为,券商应该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全球化布局?

章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过程中,过去“引进来”走得更早更快,未来开放的重点和机会将更多聚焦“走出去”。

目前,包括中国银河证券在内的国内头部券商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是服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另一方面是增加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全球金融体系话语权。整体来看,券商在海外业务方面积极布局既是积极顺应全球化的发展策略,也是服务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国际化投资需求的必然趋势。

券商海外展业需要集团层面具备完善的顶层设计,需要实现国内和国际业务的“双向赋能”,产品、投资、研究等各个业务领域既需要国内业务条线有效赋能海外业务的拓展,海外业务也同样能够为国内业务带来国际化视野。以研究为例,外资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研究需求以及国内投资者的跨境资金配置需求均显著提升。对此,如何整合境内外研究资源,通过“1+1>2”的协同效应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服务,便是当前券商海外展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目前,中国银河证券正在着力整合境内外研究资源,力争通过研究资源与客户资源的共享共建,形成品牌合力。未来,在国内和海外研究双向打通的背景下,银河研究院的分析师会以研究报告、线上线下路演和投资者峰会等多元化的形式,为海外客户提供相关研究服务。同时,也会把银河国际的海外研究引入国内,特别是以东盟为核心的“一带一路”研究将是未来银河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